
“四面财神” 周明佳/摄
前日,网络流传“昆明巨大金刚像伫立房顶,每面造型不同”文章,并附有多张照片。为探究竟,记者来到了筇王路。
昨日中午,记者在筇王路自卫村西边后山的路边见到网络上所描述的“金刚像”,它就在自卫大村财神庙右侧。
自卫大村财神庙住持素圣师傅告诉记者,这尊神像是“四面财神”。
神像由砖石、钢筋水泥建造。高约15米、宽约12米,占地400多平方米。它建在一块平地上,下方砌成高台造型。
素圣师傅介绍,财神庙由自卫村村民筹钱兴建,7年前他到此,牵头筹资新建。
记者看到,财神庙香火并不旺。一位弟子介绍,她是本村人,财神庙这块地就是自卫村村民的,由于筇王路不好走,很少有人来这里敬香,每年正月初二和十六财神庙都举办隆重的供奉仪式,来的大多是自卫村的村民。
财神庙左侧是弟子居住的地方,屋内放置简朴。素圣师父说:“现在看着四面大财神风吹雨打地裸露在外,无比遗憾。一旁另一位师傅说:“现在财神庙连个大门都没有,前不久功德箱都被人撬坏了好几次。”(春城晚报 记者刘嘉)
相关评论
与其修神像不如修座桥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套用一下就是“像不在大,心诚则灵”,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人们拜财神,不过是寻求一种心理慰藉,而未必真是在搞封建迷信那一套。如此,又何必一味贪大呢?
4月5日,有人在网上上传了“昆明巨大金刚像伫立房顶,每面造型不同”的文章,并附有多张照片,不久就被各大网站转载。文中称,“沿着昆明市筇王路环山而上,一房顶上伫立着一尊巨大的多面金刚像,四面四尊金刚背靠背坐在一起,每一面的金刚都造型不同,细节丰富。”记者日前走访昆明筇王路证实,网上所描写和图片上的“金刚像”,就在自卫大村财神庙的右侧。
与网络上所流传的不同,这尊神像并不是什么金刚像,而是四面财神像,原名五路布福大王尊。并且这尊神像并不是建在房顶上,而是在一块平地上,只是由于地势原因所造成了视觉误差。
又长姿势了!以前一直以为,民间拜财神就是拜关公像,没想到还有四面财神这回事。百度一下才知道,所谓五路布福大王,指的就是赵公明、萧升、曹宝等出自《封神榜》里的神话人物。据悉,财神庙里供奉四面财神并不多见。神话故事源远流长,我辈真是孤陋寡闻。
据自卫大村财神庙的住持素圣师傅介绍,该尊四面大财神是在众多善心人士的支持下得以建成的。既然是民间人士自发捐助,旁观者自然不好多说什么。至少,这远比一些贪官污吏为求仕途发达,而动用公帑造神修庙、求神拜佛要好得多。事实上,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希冀风调雨顺而供奉财神的传统,至今广大农村地区依然保留着这样的习俗。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
美中不足的就是,这尊神像也未免太大,既有资源浪费之弊,也有形象工程之嫌。据悉,该神像高约15米、宽约12米,约占地400多平方米,从图片上看,确实颇有气势,与周边的低矮民房形成鲜明对比。但若论观赏价值,恐怕反而容易给人一种怪异、突兀之感。这就像国内不少城市喜欢搞一些奇奇怪怪的标志性建筑一样,不仅没有提升颜值,反而拉低了品位。而说到实用价值,相信即使是村民,也没几个人会当真。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套用一下就是“像不在大,心诚则灵”,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人们拜财神,不过是寻求一种心理慰藉,而未必真是在搞封建迷信那一套。如此,又何必一味贪大呢?
问题在于,造这样一尊神像,从材料到人工再到场地,成本还是很可观的。有这样一笔钱,与其修尊神像,不如多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比如修座桥、修条路,改善一下村里的公共设施,或者为孩子建个篮球场。农村还不富裕,花钱的地方还很多,所以也希望爱心人士能够更加精准地投放善心。(春城晚报 评论员吴龙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