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兰芬多”丽江站,车手骑行在艳阳高照的赛道上
“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这个属于自行车骑行爱好者们的节日,总会成为津津乐道的话题。爱骑车的、爱运动的、爱旅游的、爱交友的……在这个融合自行车运动与云南风情旅游的比赛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兴趣点。
当我们谈论骑行时,我们其实是在谈论骑行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以及健康。

少数民族群众载歌载舞,欢迎到达终点的选手

参赛选手飞驰在玉龙雪山脚下
屹立在丽江的玉龙雪山,高傲的山脊俯瞰着下方。似乎有意让所有选手都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在“2015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的最后一站丽江,组委会把终点设置在海拔3000多米处的玉龙雪山山腰。
大口喘着粗气,用力蹬着脚踏,经过前面四站400多公里的骑行,选手们大多已经体力透支。疲惫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但对完赛的渴望和想要拥抱玉龙雪山的美景,激励着他们坚持下去。正如格兰芬多的意义一样,伟大的坚持,才能成就圆满的结局。
当选手们用尽最后的力气,呼喊着骑行冲过终点时,脸上笑容灿烂。那一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自行车节:旅游与运动的完美组合
格兰芬多也为选手进行计时,但比赛更强调的是挑战,更确切地说,是每位选手对自我的挑战。
云南省体育局一直想找一项能让大众参与的运动,把云南多彩的旅游资源接合起来。云南省体育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任许建峰说:“无可否认,云南在中国,甚至在世界上都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云南的天气好,意味着一年四季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户外运动。我们想通过一种方式,让全世界的运动爱好者通过运动来感受云南,了解云南。当他们离开的时候,带走的不只是对云南美景的深深留恋,还要有对这项运动的迷恋。”
经过多方考察,目前最受大众欢迎的自行车运动进入了省体育局的视野。这个项目参与的人多,有观赏性。
“现在,自行车已经从代步工具变成了锻炼工具。每到周末,都有很多骑行爱好者互相邀约,或在公路上,或在山野里,以骑行的方式锻炼身体。我们想通过政府的组织,为这些自行车爱好者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在有后勤保障、有转场安排、全程封路的条件下,尽情享受骑行。”许建峰说。
最终,7天,5站,540公里,骑行昆明、玉溪、楚雄、大理、丽江,成为了七彩云南格兰芬多的选择方案。最长的一站需要骑行180公里,有环洱海的逆风飞扬,有爬紫溪山的挥汗如雨,有绕抚仙湖的咬牙坚持,也有高海拔的玉龙雪山骑行……每一站都有特点,每一站都有困难,是破风骑行还是信步慢摇,骑行者都可以自由选择。
确定了自行车运动后,省体育局还希望,云南的这个自行车节要有独特的地方,足以让所有人记住。
“一是要面对大众。为职业车手准备的比赛很多,但以普通自行车爱好者为主角的自行车赛不多;二是不提倡‘比赛’,要让大家用更多的时间来感受骑行、享受运动,所以我们的主题是‘自行车节’而不是‘自行车赛’;三是要有自己的特点,能把云南的丰富旅游资源和民族风情尽可能展现给参加者。”许建峰说。
“格兰芬多”在意大利语中,意为“漫长的距离”或者“伟大的坚持”。今天,格兰芬多世界超耐力自行车赛已经是参与人数众多的长距离自行车赛事的代名词。虽然为了体现竞争性,格兰芬多也为选手进行计时,但比赛更强调的是挑战,更确切地说,是每位选手对自我的挑战,对骑行距离的挑战。
这种精神正符合云南自行车节想要表达的特点。最终,云南的自行车节加入了世界格兰芬多大家庭——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诞生了。
在许建峰看来,这个自行车节带给大部分参与者的,绝非一场简单的竞技。有的选手是为了第一个冲过终点线而参加,但大多数人则是来此在享受优美的自然环境和骑行乐趣。他们的目标是骑行150公里(或者更长),直达终点。“也许要用六小时,也许要用七八小时,但大家向着各自的目的地拼搏,并为此而欣慰,这就是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带给所有选手的意义。”

超越单纯的比赛,办成享受之旅
“原以为要骑快了才会有成就感,后来才发现,慢骑才是身体与眼睛的享受。”
继去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后,今年,第二届又如约而至。地点仍然延续第一届的选择——昆明、玉溪、楚雄、大理、丽江五站。
第一站昆明站,把赛道从环滇池改成了骑行穿越九乡、石林风景区。在地貌独特的石林风景区穿行,让选手们在骑行时大开眼界,不断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来自澳大利亚的选手杰夫说:“我早就听说石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总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来看看。但我做梦也没想到的是,我是以这样一种方式领略到石林的美景的。一路骑行下来,抬眼就能看到各异的石头造型,让人有一种在画中骑行的感觉,第一站就让我醉了!”
第二站玉溪,选手们骑车绕行抚仙湖,看水中帆船大赛;在楚雄,大家爬紫溪山,享受雾中骑行登山;环洱海骑行时,亲身感受大理的风花雪月……很多选手都有同样的感受:一开始以为是来参加骑行活动的,后来才发现是来骑车旅游的;原以为自行车节要骑快了才会有成就感,后来才发现,慢骑才是身体与眼睛的享受。
骑行这一路,云南的民族风情也在热情地欢迎着选手们的到来。在楚雄,千人彝族队伍吹起过山号,用雄壮的号声为选手们鼓劲,舞者带领参赛的选手一起跳左脚舞,共同见证彝族盛大的火把节点火仪式;在大理,白族男女身着民族服装组成啦啦队,为每一位经过身旁的选手加油呐喊;在丽江,出发仪式前的纳西舞蹈让选手们很是兴奋,不停拉着身着盛装的纳西大妈合影留念。
来自香港的选手邓涛说:“走过了那么多的地方,只有云南除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外,还有这么吸引人的民族风情,每个地方的少数民族服装都很有特色,民族舞蹈也很有韵味。因为格兰芬多自行车节,每到一个地方,我们都能有机会感受到当地少数民族的独有节日氛围。”
参加“格兰芬多”需要一周时间。大部分参加者都有工作,或是利用公休的假期,或是换班,才能全程跟随5站赛程。如果不是真的热爱,参赛时间就是个问题,还别说报名、食宿等费用了。
组委会负责人透露,经过考察,国外的赛事都做到了“以赛养赛”的目的。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也致力于由政府搭台,提供一切可利用的公共资源,为骑行爱好者创造有利的骑行条件。收取相关的费用,是赛事能长期开展下去的前提。参与者的到来也能带动当地的一些消费,做到双赢。
“我们要改变政府包办的做法,用心做好赛事的筹备、服务和规划工作,为真正喜爱自行车运动的爱好者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快乐骑行的平台,这样,组织和参加双方都会为活动而努力。每一位参与者都是主人翁,都能从自行车节收获不一样的快乐。”许建峰说。
统计数据显示,第一届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2424名骑行爱好者的参与,今年人数陡增到近4000人。其中,全程参加的选手第一届为272人,今年为350人。
“通过第一届的成功举办,‘云南有个格兰芬多自行车节’已经是自行车爱好者谈论的话题,今年年初就不断有爱好者来询问举办的时间。因为五站比赛存在转场等问题,所以我们对人数有一定限制。但我们办自行车节的初衷就是,吸引一部分外地爱好者来感受云南的好山好水,同时带动当地自行车运动的发展,让当地爱好者在家门口就能和来自世界的爱好者一起,享受风靡全球的健身运动。”许建峰说。

在骑行中,获得成就和愉悦
“我有的时候都分不清楚是来骑行的,还是来和朋友相聚的,运动让我感到快乐,友情让我感到温馨。”
作为东道主,云南本地自行车爱好者当然不会错过这个骑行节日。已经连续参加了两届自行车节的昆明选手张柯平时常和朋友一起骑行,他说:“自从两年前接触到自行车运动以后,我就爱上了它,它不仅能让我享受到运动的乐趣,而且车轮也带我去了更远的地方。交通工具和健身运动完美结合,这可能是我喜欢这项运动的原因吧。”
今年,张柯还约上了自己的表弟和好朋友一起报了名。五站中,他们的身影几乎都在一起,体力好的时候,一起组队破风骑行;疲惫的时候,互相鼓励坚持;自行车出故障的时候,一起维修解决。张柯说:“我有的时候都分不清楚是来骑行的,还是来和朋友相聚的,运动让我感到快乐,友情让我感到温馨,大家在一周的时间内朝夕相处,不是来参加自行车节,我们可能几年内都没机会这样在一起。”
而对于在东航云南公司上班的刘杰来说,他更喜欢长距离骑行对自己的挑战考验。去年忙于工作,刘杰没能参加第一届自行车节。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一年整个人都不好了。每次骑友聚会的时候,听他们谈论着参加自行车节的点点滴滴,感觉自己错过了一次精彩的活动。”
今年,刘杰早早就安排好了时间,在参加前,他在自己的朋友圈写下:“格兰芬多,我来了!自行车公路赛,我来了!一年的期待,一年的盼望,希望能好好享受这一周的骑行时光。”
五站骑完,再次问起刘杰的感受时,他感慨:这种专门针对业余车手的自行车赛的确是一种难得的体验。“专业的赛道设置,完善的后勤保障,特别是全程封路,业余车手可以尽情在公路上狂飙。而且多站赛的设置,让比赛更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对于业余车手比赛后的体力恢复和比赛时的体力分配,都是一种考验。如果不是参加这样一个比赛,我相信没有人会连续几天骑行几百公里。格兰芬多自行车节给了我们一个挑战自我的机会,也让我们有机会来考验一下自己的体力,证明自己的能力。”
用“狂热”这个词来形容窦鹏对自行车运动的爱好,也许非常合适。五站中,他有四站能站到领奖台上;平时,他的生活和自行车息息相关,一周有四天左右都会进行训练;家里,各类山地车、公路车有好几辆,周末也会邀约小伙伴进行一些如“可乐杯”之类自娱自乐的比赛。这样的人当然不会错过格兰芬多。
今年,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窦鹏专门把自己的“战车”做了全新的升级。他说:“虽然有很多比我骑得快、骑得好的人,但是我很享受和他们竞逐的感觉,特别是像公路车这样的大组赛,我们经常在一起骑行的骑友组成了一个小分队,他们为了让我争得好成绩,争相为我领骑破风,一路向我报告我所处的位置,不停地鼓励我。虽然成绩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我愿意为小伙伴们的鼓励拼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因为工作的原因,铁人三项爱好者新海没法参加全程比赛。趁周末,他打“飞的”赶到丽江,参加格兰芬多收官战的比赛。因为爱骑车,新海甚至把自己的汽车卖了,专程去上海买了一辆价值五六万元的自行车。
“我很享受骑行的速度感,特别是自己跻身于大集团中,自己的心跳声,耳边传来其它选手的喘息声,让自己很有一种职业车手的感觉。之前在电视看职业车手的比赛,都会幻想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在赛道上尽情享受破风骑行;格兰芬多正是给了我们这样一种体验,这种感觉和自己平时在公路上骑行完全是不一样的,它让我重新认识了公路赛。”说起比赛,新海感慨良多。

未来的“格兰芬多”会更精彩
“许多选手提出希望有机会在丽江骑行时环绕泸沽湖,我们明年也许就会安排这样一个行程。”
本届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结束后,主办方有个惊喜发现:自行车节给承办当地带来的宣传和影响作用,远远超出想象。周边群众通过自行车节了解了自行车运动的魅力,真心支持自行车节的举办。
“格兰芬多自行车节就是老百姓的节日,也是云南全民健身运动的一个体现,希望大家通过自行车节的举办,深入地理解健康运动、绿色出行的理念,同时,也希望选手们向我们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们会认真听取,争取每年都让大家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格兰芬多自行车节。”许建峰说。
而说到以后的格兰芬多自行车节,许建峰表示,省体育局会一直坚持做下去。“未来,我们希望云南有更多的城市加入进来,也有许多城市表示想要加入格兰芬多自行车节。明年,如果条件成熟,我们希望加入保山、瑞丽两站,这两个城市的风景又有不一样的地方。以后还有可能加入不同的线路,比如红河线、版纳线等等,让大家有更多的选择。今年,许多选手提出希望有机会在丽江骑行时环绕泸沽湖,我们明年也许就会安排这样一个行程。丽江站的距离我们希望也能达到180公里左右,真正体现格兰芬多‘伟大的坚持’理念。”
“我们现在还有一种大胆的设想,希望给选手更多的时间游览云南,我们希望以后不是在城市骑行,而是把城市间的道路作为赛道,选手每一站是骑到我们的设定城市,到了城市后,就可以游览、观光,然后又进行前往下一个城市的比赛。”说到未来的格兰芬多,许建峰信心满满。(都市时报 记者浦戈文 杨海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