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现冒牌爱心桶 “昆明好人”陈云善心被利用
2015-11-11 08:58:37      来源:昆明信息港

    提起“昆明好人”陈云,很多读者想必不会陌生——昆明市滇缅大道与科业路交叉口处一间20平方米的小店内,并不富裕的她,6年来专门收购旧衣物,免费提供给低保、流浪、乞讨人员。事情虽不大,却让人倍感温暖。不过最近,陈云却遇上一件烦心事:远在河南郑州的某小区内,竟出现几个印有她名字和联系电话的爱心大白桶,并以慈善的名义接受住户爱心衣物募捐。而她,对此一无所知。

    郑州一小区出现冒牌爱心桶

    3日下午,陈云的手机突然响起,来电归属地显示为河南郑州,虽是陌生号码,她还是习惯性地接起。坚持做慈善多年,不时总会有一些陌生人打来电话,希望助力慈善或是想要得到帮助。但这一次,电话内容却让她非常意外。

    电话是郑州帝湖花园小区一名业主打来的,他告知陈云,她在该小区设立的两个爱心大白桶衣物已被塞满,桶边上还堆了满满的几大编织袋,希望她赶紧派人去收走,以便尽快送到需要的人手中。听到这,陈云顿时蒙了:“先生你是不是打错了?”“没错啊,爱心桶上写的就是这个电话,你是陈云吧,专门回收旧衣物送给低保、流浪、乞讨人员和福利院、贫困山区,我看过媒体对你的报道。”该男子回答。“这些信息都对,可我没去过郑州,更没有在你们小区设置过爱心桶啊!”

    随后,陈云拨通了记者的电话,告知上述情况,希望得到媒体援助,她担心冒名的爱心桶被不法分子利用。“既然是行骗,他们肯定不单在这个小区设置了爱心桶,难说他们是打算收旧衣物去做黑心棉的。”

    居民担心自己好心反办坏事

    当天,陈云更新了微信朋友圈:“河南郑州,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打着我的名字搞爱心捐赠,去欺骗善良的人、有爱心的人,良心何在呀!请大家不要被他们的假爱心所骗。”

    随后,记者根据陈云提供的电话号码,联系上爆料的业主以及帝湖花园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后得知,这两个爱心桶是今年10月底进入该小区的。桶身、标识与昆明的爱心桶无异,大大的红心内,印着“献爱心送温暖,与爱同行。征集旧衣服、旧鞋子、旧书包、旧书籍,给最贫困的人们送温暖”几个大字。

    “这样的‘善行义举’很快得到小区居民的拥护,大家纷纷把旧衣物投到桶中,才过了1周,两只桶就装不下了,爱心衣物却仍在增加……”帝湖花园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说,对于这些人在小区设立爱心桶收取旧衣物的动机,业主们众说纷纭,乐观者认为或许真是慈善行为,只是想借用别人的名义;也有人认为这是旧衣物收购者的一种赚钱方式;最统一的看法是大家都觉得自己被不法商贩蒙骗了,若不及时发现,捐出的爱心衣物或许真就成了那些地下工厂制作黑心棉的原材料。

    最终,该小区物业将募集的旧衣物打包封存,并联系了当地几家慈善机构,希望通过正规的爱心渠道,将这些衣物送到需要的人手中,不让业主们的爱心付诸东流。

    尴尬的旧衣回收

    “新3年,旧3年,缝缝补补又3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旧衣如何处理成为很多市民的难题。

    旧衣物焚烧会造成环境污染,究竟该如何处理呢?直接卖给收旧衣的人?还是捐给民政部门或慈善机构?可这些方式存在的弊端也很多。

    1 捐给民政部门

    捐赠者多,仓库容量有限,时间周期长。并且旧衣物捐赠并不是“来者不拒”的,要求衣物最少八九成新,要消毒处理等。

    2 二手衣物出售

    网上难寻买主,且旧衣加工灰色地带多。在网络上搜索“收旧衣服”立刻能获得众多链接,但要找到一个真实的信息却难上加难。

    3 网上捐赠

    缺系统性管理,想找一个相对较为系统、捐赠后有反馈、捐赠双方有互动的交流区,相当困难。因为缺少系统管理和专业管理,网帖仍存在信息分类不明确、信息陈旧、可信度待证实、较难搜索到可捐赠的地址等问题。

    此外,目前针对旧衣物长期回收的正规部门仍处于空缺状态,旧衣回收存在相关标准和具体条例缺失,供需断裂,信息不畅,有效捐赠不易的问题,这都是导致旧衣捐赠无门的问题。

    新闻延伸

    二手服装成黑心棉重要来源

    旧衣物本来具有回收利用价值,在一些加工厂内,它们被粉碎处理后成为“原料”,加工成毛毡,做建筑保温、农业大棚保温的棉被或是造纸等。但由于回收的相关标准和具体条例缺失,再加之实际生活中监管不严,于是产生了旧衣回收的灰色地带。数量巨大的旧衣物不仅没有发挥良好作用,反而成为“黑心棉”“问题填充料”的重要来源,而且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就目前曝光的渠道和运作模式看,废品收购人先从社区、学校、工地等地方收来旧衣服,然后批发给大中型的废品中转站。在这些废品中转站,一些成色较好的旧衣服首先被商贩们买走,摆摊进行二次出售。剩余无法销售的则被送往旧衣服集散地。在集散地,工人们按照白、彩、深3种颜色对旧衣服进行分类,并分别出售给对应的小作坊。小作坊进货后,同样按照颜色粉碎并将旧衣服加工成填充料。部分纺纱厂、棉被厂再从作坊进货将填充料制作成棉被、手套和毛绒玩具等。最后,这些劣质商品流入各大城市的批发市场,并以低廉价格卖给消费者。

    市民建议

    应由政府统一发布认捐信息

    采访中,市民普遍认为,为让更多旧衣服依托便捷物流畅通起来,还需政府、草根组织及广大群众携手行动。譬如,能否由政府相关部门介入,运用政府力量搭建一条旧衣物捐赠给贫困家庭的桥梁,及时发布贫困地区的需求数量等信息,由网友认领直接捐赠,然后反馈捐赠情况。这样,捐赠信息将更全、更真实,受惠的人数也必然越来越多。

    也有市民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能否对旧衣物处理出台严格的规范标准,所有旧衣物由合法、规范的组织和机构回收分类处理。记者上网查询到,我国一些城市已在试点将废旧衣物作为特殊生活垃圾分类,专设收集箱,首先解决废旧衣物乱扔,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的问题,进而再招标引进有资质的回收处理,生产加工闲置、废旧衣物的专业公司进行专业处理,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春城晚报 记者袁明锋)

编辑: 孙红亮 责任编辑: 徐婷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