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边打造滴水苗城 游客可随时随地看国家非遗"采花山"
2015-01-07 10:29:25      来源:昆明信息港

吹芦笙。记者窦红斌/摄

斗鸡。记者窦红斌/摄

    500——600人的队伍将同台演出, 屏边县文化体育旅游广播电视局(以下简称文体旅广局)副局长罗刚最近正在排练一场屏边县建县历史上最大的晚会——“花山情”。

    “这是屏边苗族花山节(又名:采花山)今年11月成为国家非遗之后的首次盛会,一定要办好了”,罗刚说,作为云南省唯一的苗族自治县,“花山节”列入国家非遗之后将成为屏边的一张旅游名片。屏边县正在进行一个宏伟的计划,投资29亿元打造“滴水苗城”,在这个苗城里,根据游客的需要,每天都可以表演“采花山”,让游客体验屏边独特的苗族文化。

    “花山节”原味正在消亡

    “最原始的采花山,就是小伙子、小姑娘恋爱的盛会”。

    “也可以说成拖姑娘和泡妞”,1月3日,屏边县文化馆里,副馆长——苗族哥王黄金山和文体旅广局副局长长罗刚你一言我一语地诠释着花山节。

    让罗刚担忧的是,现在网络、电话的迅速发展,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渠道多了,到了婚龄的小伙子和姑娘不再热衷采花山,在花山节上,成了中老年人对歌、款家常的地方,让“花山节”失去了原本的味道。

    倒退30年,那个时代的“花山节”可谓热闹,花山节上,满山的花伞下,小姑娘小伙子对着山歌,一唱就是三天,小姑娘小伙子两情相悦时,小伙子就可以将小姑娘拉倒自己的家中,这个姑娘就成了“媳妇”。

    现在的小姑娘和小伙子都是自由恋爱,不需要在花山节上去找对象,原本的恋爱盛会慢慢地淡了,小姑娘和小伙子参与的人数少了,对山歌的人也少了,一年一度的花山节成为了“斗鸟”,“斗牛”爱好者的聚会。

    在30年前能看到一些花山节的“绝艺”,现在早不见了踪影,这也是罗刚最着急的。例如“滚牛皮”“滚刀尖”等。 在花山节上,那些身怀绝技的小伙子,一展拿手的“滚牛皮”绝技。一张刚杀完的牛皮铺在地上,小伙子下腰用嘴咬住牛皮的一边,将一张牛皮完整地滚在身上,既要将全身裹住,也要将牛皮裹完,然后进行唱歌表演。

    最精彩的还有 “滚刀尖”,地上倒插着6把匕首,小伙子一边弹着芦笙,下腰后头和脚着地,要靠头和脚挪动,绕过6把剪刀,这个动作要有很好的腰力和技巧,不然背部就被尖刀所伤。

    屏边县文化馆副馆长黄金山说,这些技艺在1985年前后的花山节上还能看得见,现在这些民间艺人已经找不到了。现在濒危的还有“滚牛锅”,苗族传统的“蜡染”工艺等。

蹬脚架。记者窦红斌/摄

爬花杆。记者窦红斌/摄

    列入非遗之后

    屏边将开培训班教年青人唱苗歌

    “亲爱的姑娘,汉族过年去烧香,苗族过年立花杆,花杆立在山顶上,花杆上飘着红彩带,我在花山上寻找心爱的姑娘”,黄金山用着花苗调唱着山歌,他说,这是对歌的开始,然后,男方就要问对歌的姑娘,住在什么地方,有几岁了,家里有哪些人。女孩就开始回答。这一对一答,即兴填词,一唱就是3天。而现在,35岁以下的年轻男女,会对山歌的已经不多了。

    黄金山说,以往的“花山节”上,山头上,到处是色彩绚丽的花伞,每把伞下,都有一对男女在唱情歌,满山都是特别是女孩色彩鲜丽的衣服,将山头装扮得非常漂亮。

    黄金山说,生活在云南省的苗族的支系有青苗、花苗、汉苗、白苗、绿苗之分,山歌的种类非常多,光是情歌就有12种。在调子上,分采山调、生产调等。有的青年男女不想见面,就用两个竹筒中间用一根20——30米长的线串联起来对山歌,俗称,打土电话。为了将苗族花山节上最重要的对山歌传统唱法不要失传。黄金山说,“花山节”列入国家非遗之后,主要的就是传承与保护的问题,发展一批传承人,建立一批传承点,长期开班培训班,让年轻人不但免费学山歌,还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在以后的花山节上,提高对“歌王”的奖励。通过这些措施,相信会有很多年轻加入到山歌学习中。目前,屏边县共建立白河乡坡头村委会下寨村、湾塘乡毛家村委会六差冲村等6个苗族“花山节”传承点并挂牌。

    对于一些即将失传的民族工艺,如芦笙的制作,蜡染工艺,政府也将给一些扶持资金,让民间艺人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同时,文化部门将搜集整理文字和影像录入,归档保存。

    对于 “滚牛皮”“滚刀尖”等即将失传的技艺,屏边县现在也正在找一些苗族老人,逐渐将其恢复,在以后的“花山节”中,这些技艺将会重现。

    打造滴水苗城 天天过花山节

    “花山节”是云南苗族特有的节日,每年的花山节,全国各地的苗族和游客都来参加如此盛会。但“花山节”一过,屏边县城也就冷清起来,如何让游客随时随地都了解屏边苗族的民俗文化。于是乎,屏边已经有了自己宏伟的计划,建设一座“滴水苗城”,在这里,游客天天都能观看和体验“踩花山”。

    目前,计划投资29亿元打造具有苗族特色的,集休闲、美食、体验为一体的“滴水苗城”已开工建设。罗刚说“滴水苗城”规划区总面积约为1.4平方公里,分为休闲观光区核心风貌区四大功能区,整个片区将是典型的苗寨风貌。 在这里面,只要游客需要,这里的群众演员就会表演“踩花山”给游客看,屏边将“花山节”打造成屏边的旅游名片,让外地游客通过“花山节”了解屏边的民俗风情和美丽的风光。

    今年春节屏边“花山节”内容丰富

    2月21日 屏边见

    11月份,屏边苗族“花山节”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的春节,是“花山节”列入国家非遗的第一年。罗刚说,今年的花山节的活动是历年来最丰富的。与往年一样,从每年正月初三到初七,屏边苗族的“花山节”共举办5天。今年的“花山节”于今年2月21日在屏边县城所在地玉屏镇举行。

    为了推介“花山节”,让更多的人了解“花山节”,县里组织了一场盛大的晚会,500多演员奖同台演出。在这台晚会上,将展示“花山节”的起源,讲述“花山节”的四大步骤——立花杆、祭杆、闹杆、收杆的过程。每个步骤里,都有着丰富的内容。

    在花山节,将开展爬花杆、对山歌、蹬脚架、斗鸟、斗鸡、斗牛、赛马等活动。罗刚说,苗族的赛马不光是为了比速度,还要比平稳,通常都是选手拿着一杯水,到了终点,泼洒最少获胜。爬花杆比赛中,最先爬上顶部的人将得到猪头、酒之类奖赏。苗族最喜爱斗鸟和斗鸡,在这里,你肯定会看到鸟和鸡争斗的激烈场面。(都市时报记者 王宗林)

编辑: 孙红亮 责任编辑: 徐婷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